
炎夏夜間有機防治實務
距上次夜間噴灑有機防治,已過3星期了,表示年度計畫中定期噴霧又到了,時間似乎過得太快了。噴霧前二天就要開始準備工作,包括朝天椒 一公斤 打汁,打得鼻涕直流,秤煙骨粉 三公斤 ,一起放入大鍋中加水煮沸,關成小火再熬半小時,放在地面待涼。第二天則把一大鍋的湯汁,掏進袋子,加大水泥板壓榨,取其汁液,裝入桶子等等繁雜的工作。
夜間施工只是要避開炎夏酷熱的時段,雖然夜噴,仍然在下午3點就要出發前往果園,噴霧當天也有很多事前準備工作,操作流程順序是,先將材料:木醋液2公升、香茅油1公升、美果油2公升、煙草、朝天椒混合液8公升,倒入一噸水槽中,讓攪拌機不停攪拌均勻,接著拉管線,最後才將管線與高壓噴霧機連接完成,起動馬達,讓洩壓閥排出空氣後關閉,直到壓力充滿管線達到50kg/㎝²,然後前往管線末端,接上一段約 一米 長背帶拉環及360度旋轉活動接頭,再接上噴嘴即可開始噴霧。有這個小利器,一人操作免拉管,靠背帶拖拉邊噴邊走,且高壓管線不會打結,一路順順順。到這裡已花去一小時,可見準備動作也很耗時。
下午5點開始噴霧,一噸的水量,要噴4分地果園,連續噴約6個小時完成,加上夜晚安裝臨時水銀燈照明,則要延長完成時間。有機防治噴霧不是農藥,對病菌、蟲害並無殺傷力,因此要在病蟲害出現之前噴才會有效果,在噴灑技巧上,儘量讓果樹上下裡外都噴到,以完全覆蓋所有表面積為理想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一棵果樹可分四個角度噴,每個角度再分上下方向均勻噴,以期噴灑最佳化,果樹有了這些物質裹住,害蟲較不喜歡與原來不同味道的食物,而達到防蟲害的目的,所以有機防治不是殺蟲,而是與之和平共存,讓天敵數量恢復,利用一物剋一物原理,讓生態保持平衡,這才是生態農耕的真正做法。
至於病菌部分較難控制,噴灑有機防治只能增強植物的抵抗力,並無殺菌功能,還要靠施用有機肥,慢慢改變土壤結構,適時噴灌微生物有機液肥,來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,有益菌多過病菌則植物就健康,反之,就會致病,合理的補充有機肥,在於促進果樹正常生長,與生態之平衡,讓果園土壤之中充滿蚯蚓,地面到處是蚯蚓糞蚯,給蚯蚓有個快樂的家。
噴霧之前最好先除草,如果草太長會拌住管線,造成拖拉不動情形,可是除草週期約40天,有機防治則固定21天,遇有經常下雨天氣,還會斟酌增加噴灑次數,或遇雨延期等情形,但果園採用草生栽培,雖然除草很累,每次要2天以上,遇到颱風雨水多,草長的速度增快,生長茂盛,不但是小蟲食物與避難所,且避免雨水濺上樹幹帶來病菌,還可以防止豪雨沖刷泥土,水土保持之功能。
夜間噴霧應注意事項,有機防治雖非農藥,仍應穿著長袖衣褲、雨鞋、口罩、膠盔等裝備,因高壓噴霧形成極細水霧,不宜直接吸入肺部,以及碰觸皮膚,朝天椒經稀釋後碰觸仍有灼熱感,頭盔可保護視線不良時頭部碰撞,長筒膠鞋可防止夜間蛇類攻擊,臉上經常有蜘蛛絲卡住應輕輕移除,若有小動物如椿象停在臉部附近,應立即停工小心移除,避免被椿象酸液灼傷。經常補充水份,流汗過多宜補充一些運動飲料,以防電解質不平衡而虛弱。因為工作時間很長中途宜進食小點心補充體力,以防過度疲勞。總之一切以身體健康為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