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係轉載壞爸之精闢文章與大家分享
有機栽培之探討
最近這段時間,壞爸常常接到不管是農友或是在校的學生電話,在校的學生是為的想要作報告來訪問壞壞農場,農友則是想要投入或是轉型成為有機農場想要相互交流討論。
其實在這段經營農場的時間裏,我也是從一開始的想要在半有機的基礎上追求純有機栽培,到現在堅定的認為,台灣版的有機栽培行不通,這其中有很多因素,在這邊和大家作一個分享。
農作物有幾個特性1.具生命力,投入後需要時間讓作物生長,成熟後才能採收出售。2.採收後的作物都不具長時間的保存能力。3.價格多不是由生產端決定。
這幾句話看起來很簡單,也是大家都能了解的狀況,但是仔細思索之後,會發現到很多問題,我們栽培的目的很簡單,就是要擷取需要的部分換得生存的機會,要如何在有利潤的狀況下達成這個目的呢?
營造適合的環境,讓農作物保持生長的優勢,進而提升供採收部份的"質”與"量”,獲得合理的利潤,這個過程就是”農耕”,農耕技術就是”如何” 讓農作物保持生長的優勢?”如何”提升供採收部份的”質”與"量”?”如何”獲得合理的利潤?
大家的著眼點會從”如何”獲得合理的利潤?這裡開始,所以農民都會以片面獲得的資訊下去作決策,整體的資訊管道都一再的強調有機,認為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,值得投入,在沒有作完整的了解以及分析後,就興沖沖投入,因為算起來的產值很高阿,利潤很不錯阿,但是似乎疏忽到一點,週遭的親朋好友,甚至是自己,一年的食物有多少比例是採購”有機農產品”,有機農產品的產值官方公佈的數字占了台灣農產值的比例是多少?
從事農耕的目的在於獲取應得的利潤,有再多的理念或是還是理想,都要以”能夠繼續下去”為最高指導原則,從事有機栽培很容易會遇到”無法繼續下去”的狀況,為什麼呢?一是高估產量,二是高估售價,農民拿到的是賣價,不是買價,有機栽培的產量會是聽人講的一成,售價會是買價的6成以下,而且要負擔很沉重的成本,在獲利方面絕對不會佔有優勢,有機栽培的獲利會在被限定的資材以及認證,通路以及生產獲利其實是非常有限的。
為什麼呢?這要從有機栽培的目的談起,有機栽培的目的並不是在獲取或是販售這些很安全的作物,而是在於環境的保護,保護環境的成效遠大於出售產品的價格,也就是說,把台灣一年六億的有機農產品產值拿來作環保,絕對不會有這2000個農戶作有機栽培的成效(先決條件是要大家都誠實),這些有機農場的價值,絕對會比售出農作物的價錢還要高,但是這些農場的主人在為了下一代以及整體環境努力付出之後,得到了什麼?再”無法繼續下去”的狀況下,我們是否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獲得相同的成果,所以我一再的呼籲,政府應該對誠實的有機農場進行現金補助,讓這些有志於環保的農場主人能在生活無虞的狀況下為眾人服務,只可惜台灣作不到。
在這種狀況之下,從事有機栽培就會遇到很多問題,試想,若自己是消費者,願不願意購買品質低落但是售價很高的農產品呢?願意購買的消費者在哪裡?有多少?而且台灣的有機認證到底有多少的可信任度?我想大家也都是會停留在”聊勝於無”的狀況與心態下很久,因為只要一深入了解,馬上就會發現,不一定是所有的作物都可以作有機栽培,易於作有機栽培的作物,絕大部分不會有市場差異性,變成消費者在選擇上的猶豫,常常聽到的宣導,外國的有機農業多麼盛行,消費者多麼喜歡買,但是有一句話卻是很少人提”因為外國人認為買有機農產品就是作環保,而且又可以很安心的吃何樂而不為?”,我想,台灣的消費者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怕農藥,所以才會選購有機農產品,立足點不同,可以達成的規模與目標就會不同。
有機栽培的目的不是高品質或是高產量,只要有設施,就不能大喇喇的嗆聲說是有機栽培,設施對於環境生態是大殺手,只有對人類有益。
生態、健康、公平、用心,這四大原則絕對不能被打破,否則只是在和政府一起亂虎爛而已,不會有任何的意義,也不可能會得到應有的利潤與代價。
請大家記住,要追求高品質或是高產量,有機栽培並不合適,有機栽培的目的在於生態與環保,副產物是安全的農作物,這也是其價錢所在,我真的不知道在誠實的狀況下,應該要如何提升有機農場的產量與品質,若是有意投入農場經營的大家,願意與壞壞農場交流討論的,我想還是盡量以無農藥栽培為主,有機栽培的進行,要以自然為主,鋤草,施肥,病蟲害防治,都是以環保為優先考量,而不是效果,能收多少算多少,能有多少成果就算多少,不要勉強或是說有太高的期望,硬是要以人為的方式來增產或是提高品質,就已經失去有機的意義,到不如直接投入無農藥栽培,所以說,有機栽培非常不容易達成高品質的目標,在沒有拍賣市場以及公開透明的通路之下,農民會很辛苦,當產季到了,不是沒收成(或是收成量少),就是因為通路被掐死,拿不到應有的利潤,要送現有的拍賣市場,完完全全不會有競爭力。
我想,新投入的農場應該由採安全用藥的設施栽培開始,有一棟適合規劃中的設施,比有不有機還要重要,有生產的利器,才有辦法獲利,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設施栽培會是未來台灣農業的發展門檻,想要作高品質或是無農藥,甚至是無農藥高品質兼顧,大多數的作物沒有設施可以說是不可能的,若不願意的話,請從安全用藥開始,高品質才是目前台灣農業生存的條件,也就是賺錢的不二法門,等知道如何達成高品質,再研究如何把農藥拿掉,慢慢轉型,等到成功的轉型之後,在想如何把化肥拿掉,或是減量,營造消費者與農場的信賴,造成雙贏的局面。
若是政府願意在這方面多幫忙農民一把,大家就不用那麼辛苦了,不過這是不可能的,不要想太多,只有自立自強才是王道,或許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壞壞農場已經有一定的成就,也想要比照辦理,希望壞爸提供協助,不過我可以坦白根大家講,因為多年前錯誤的決定,我讓家裏背了近千萬的負債,目前還有七百萬上下要還,這是我作的決定,所以我必須負責,我已經沒有能力作無償的技術轉移或是輔導,也就是說,沒有相對應的利潤,我會很自私的拒絕許多人的輔導或是技轉要求,希望大家都可以體諒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