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說古代特別重視雞,稱它為「五德之禽」。
因其1.頭上有冠,是文德、2.足後有距能鬥,是武德、3.敵在前敢拼,是勇德、4.有食物招呼同類,是仁德、5.守時報曉,是信德。可謂文武雙全、仁德兼備、啼而有信也。
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紙雞,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。
相傳有隻天雞,當太陽剛剛升起,第一道陽光照地上時,天雞就啼鳴了,它一啼,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。
所以春節所剪的雞,其實就象徵著天雞。
我們常說「六畜興旺」,六畜指的是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犬(狗)、豕ㄕˇ(豬)等六種被馴化的動物。
雞是六畜中唯一2隻腳的動物。
雞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位,對應的地支是酉。
金門離島烈嶼鄉俗稱小金門,當地特有的守護神為「風雞」,藉以鎮風煞、克白蟻,護宅保平安。
在民俗上,完整的雞是拜祭祖先的食物之一。香港開埠初期華人若有爭執時,可到文武廟前灑雞血於黃紙上,以息糾紛。
另外有許多與雞有關的成語和諺語,如「聞雞起舞」、「殺雞儆猴」、「雞肥不下蛋」、「殺雞取卵」、「借雞生蛋」、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」、「偷雞不成反蝕把米」等。
然而在廣東話中,「叫雞」通常是指「召妓」,因此在使用廣東話的地區,妓女通常被稱呼為雞。
雞在法國人的眼中,特別是雄雞,有著「誠實」與「希望」的象徵。自十六世紀以來,法國人也視公雞為法國的象徵,並出現於當時的錢幣與國王版畫上。
連雞糞乾燥後都可做肥料使用,約含3%氮、5%磷酸、5%鉀,是略有臭味有機肥。
雞雖然有這麼多功德,可是小雞不但喜歡站在飼料上吃飯,還會在上面大便,也喜歡在裡頭洗飼料浴,總愛邊吃邊勾噴,還愛用爪扒飼料,非把飼料灑得到處都是不可,真是調皮的小傢伙。
雞洗澡是砂浴不是水浴,千萬不要讓雞淋濕,一旦淋濕感冒就容易停止呼吸給您看。
小雞愛玩砂,好像有致命的吸引力,爭先恐後要上盆,上了砂盆就不想下來,就算同時好幾隻擠在小小的浴盆裡也無所謂,
或側躺、或拍翅、或踢腳,總把砂子往外噴,邊做砂浴邊啄食,一幅很享受的樣子。
這群小日本雞5/25由好友所贈,已快滿月了,
再大一點就可以去果園自由自在生活,順便為果園吃吃蟲兒、雜草,並繁衍後代,一起為捍衛果園而努力。
音樂引用自http://vlog.xuite.net/play/SDJhaDJtLTM2NjQ1NjUuZmx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