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包是我國固有文化,在過年期間包紅包送人,有尊敬、討喜、吉祥、祝福的意思。尤其在農業社會時期,物資普遍缺乏,在貧窮家的小孩,最希望過年快一點到來,因為除了有新衣服穿之外,除夕夜圍爐吃年夜飯之後,最高興莫過於領紅包了。記得年紀很小時候有一年,圍爐當中一家大小圍繞一桌吃飯,兄長拿了一杯酒,說要喝完才有紅包拿,我為了拿紅包一飲而盡,但未曾喝過酒的我不勝酒力,沒多久即醉倒在地,被抱上床睡覺,卻一直嚷著還沒領到紅包。


到了工商社會小家庭制,已經沒有孩提時代大家庭團聚的熱鬧氣氛了,但小家庭人雖不多也有半桌多,年夜飯之後仍然有包紅包的習俗,依往例我會包給家裡每一個人一個紅包,代表吉利與祝福,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平安順利、吉祥如意。然後是老婆大人有會給每一個人一個紅包與祝福,接下來就是二兒子最有創意,一樣是每個人一個紅包,但是每個紅包內容不一樣,運氣好的會抽中大禮。大兒子則別有用心,特地選一個印有發字的紅包袋送給爸爸,然後也是每個人都有一紅包,全家人就在一片互贈紅包的歡笑聲中,愉快的過了溫馨的除夕夜。


 



↑除夕夜二兒子最有創意,每個紅包內容不一樣多,運氣好會抽中大禮





↑雖然紅包用抽的,二兒子會先給爸爸抽,並暗示拿其中最多的一包





 


↑兄友弟恭,兄弟倆彼此互贈紅包


 




 


↑誰說只有人才愛拿紅包,黑皮看大家都沒有送牠紅包,就將大哥的紅包搶走了





 


↑呵呵,告訴你狗也愛拿紅包,這樣下次才會記得給我一包





 



↑大兒子則別有用心,特地選一個印有發字的紅包袋





 


↑當然這個印有發字的紅包袋是送給爸爸的





 


↑還有媳婦也是每個人給一個紅包,第一個先送給婆婆







↑再來就是送給公公,全家人就在一片互贈紅包的歡笑聲中,愉快的過了溫馨的除夕夜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ㄚ發果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